走出焦虑症状的这段日子
写这篇文章的目的是为了分享一下这段时间自己走出焦虑的经历,但我并不是很想涉及自己太多的具体事件,更多的是一些心路历程陈述。第一部分是记录当时出现症状的心路历程,后一部分是记录我为什么走了出来。当然,这篇文章只是基于自己目前的认知和自己现在的态度,每个人选择过什么样的人生只取决于自己,都是自己的选择。
曾经的我很焦虑,感觉世界与我为敌,而我要不断抗争
这段写写自己走出焦虑前的一些心路历程吧,尽管这些都是过去式了。
后知后觉,其实自己从本科开始到今年八月份之前的人生路中都被焦虑情绪充斥着。适应当时本科的环境确实花了挺长一段时间,时至今日,这都是一段很特别,很磨炼人,很令人怀念,我永远不会忘记的日子。不得不承认,当时压力很大,可能就在那一刻焦虑的种子就开始埋在心里了,而自己全然不知。当时的我是能感觉到自己处于精神紧绷状态的,当时的我确实是想时时刻刻提升自己,为了能缩小与周围人学习能力综合能力上的差距,想展示出自己有能力做到一些事情,也同时希望别人能认可我,看得起我。
本科毕业后,发现自己已经有了很大的变化,成长了挺多,不得不承认,我曾为了自己的这些变化感到沾沾自喜,所以很明显,这是一种自我感动。所以说,显而易见,我依旧没有发现焦虑的种子已经开始在我心里萌发。毕业之后的我选择了国内读博,带着新的压力上路了。在这个时间点上我很幸运地拥有了一段恋情,和她一起度过了一段还挺幸福的时光,但在2019年的结束2020即将开始之际,什么都变了,世界变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相隔不止一个太平洋的距离的我们也变了。不得不说,2020这一年,我确实有些自闭,从年初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开始,只能在家上课;科研方向上的异常迷茫,急于求成,自我否定;和她异国他乡,些许矛盾在所难免。疫情好了之后总算是回到了学校,来到了北京,然而宿舍的隔音条件,对北京这座城市带给人的高压的强烈不适感又使自己本就精神紧绷的状态雪上加霜。这时的我想努力抗争,不断给自己施压,学业上强迫自己每天完成规定数量的番茄钟,又开始了一个比较系统的力量举健身计划,这个过程充满了非常重的精神负担,当初选择执行这个计划可能是想借着健身的成就感弥补学业与生活上的不顺吧,这是种曾经很熟悉的压迫感,紧张感,而自己没有意识到这些其实已经散布出了一些危险的信号。在2020年结束的时候,自己在科研上勉强强撑着找到了一些可行的方向,健身计划的顺利执行也算弥补了一些挫败感,但其实生活早已不复从前。
总而言之,这段时间的我很焦虑,对未来充满了惶恐,感觉自己诸事不顺,感觉世界与我为敌,而我不能放弃自己,要与之抗争到底。但以上的这些只是走向深渊,进入死循环的开始….
一步步走向深渊 即将万劫不复
总算熬到了寒假,但这短暂的假期并没有让我的精神松弛下来。回家之后,睡眠质量依旧堪忧,那时的我已经容忍不了任何噪声了,也在此时,过去的这些焦虑情绪慢慢升级成了一种神经症状,心悸。每到夜晚,心脏的跳动声让我难以入眠,我越是在意,心跳反而更快,这种不适感进而引起了肾上腺素飙升,浑身冒冷汗的感觉,进而心率继续增加,身体在不断消耗着自己的能量,血糖不断下降,低血糖的症状开始浮现,本就恐惧,自我怀疑的我更加紧张,心跳再次加速…这就是第一次叫救护车的事情经过了,当然,当时的医生没有理解为什么,我自己更没有。那个时刻我脑子里已经开始疯狂怀疑自己是不是有严重的器质性问题,当然检查出来是“离谱”的没有任何问题,但这种恐惧感一直埋在心底。后来多少恢复了之后,又出现了一些情况,难以评判好坏,自己为健身做的饮食计划出现失误,吃多练少,导致身体又出现了过敏,湿疹的情况。服用过敏药之后的困意稍微缓解了我的睡眠压力,有了稍作喘息的机会,但并没有解决本质的问题。
到了新学期,我依旧受不了宿舍的噪音,情急之下只能开始适量服用一些安眠药,但平时的科研,健身的双重自闭,加上睡眠,这三者共同的重压一步步加剧自己的神经症状,慢慢地,那时的我开始恐惧一个人待在宿舍,害怕曾经的心悸症状再度出现,而自己却孤立无援,看不见希望。担忧什么就会出现什么,就在上个月的某一天健身之后,因心悸带来的呼吸过于急促,出现了碱中毒的症状,四肢发麻没法动弹,无奈之下在爸妈和师兄的帮助下再次叫了救护车,这次是被他们抬走的。检查依旧是“离谱”的没有任何器质性问题,第二天感觉已经恢复了的自己又被这种熟悉的感觉惊吓到,神经症状再次来袭…不过这次是坐在救护车上而不是躺着。(不得不在此赞美人类身体的适应能力)
幸运地抓住了转瞬即逝的一道光
这两次神经症状的经历让我开始捕捉到了自己的焦虑情绪,让我开始分析焦虑的原因,我开始尝试自我疏导,几周前找到了一本关于克服焦虑的书籍,真的感激这本书的作者,书中内容帮我解决了大部分的困惑。以下是我对书中一些内容的记忆。先说说为什么会出现神经症,这一切只是始于疲惫,因为疲惫,神经系统开始欺骗身体,放大一切能感知到的情绪,开心,沮丧,恐惧。尤其是恐惧,这是人能感受到的最强烈的情绪。不仅如此,在这期间人还会被轻易地被暗示,比如之前自己失眠心悸的时候总在想身体是不是出现了严重的病理性问题,比如心血管疾病。长期习惯了放大情绪,尤其是放大恐惧感,肾上腺素自然就会分泌很多,心率自然就加快,而过分关注心率就会过度敏感,开始进一步怀疑自己的身体,再次叠加紧张恐惧感,肾上腺素继续分泌,心率再次加快,也就出现了心悸的这种情况,这种死循环的次数多了,身体本身的能量就会被大量消耗,出现乏力,眩晕的情况。
其实后来自己想想确实是这样,人平时出现的一些紧张感,恐惧感是再正常不过的。只要不过分关注这些情绪就不会有问题。这本书也提供了面对这些症状的一些方法,我来分享一下:面对,接受,飘然,等待。其实本质意思就是在这种恐惧感来袭的情况下接受它,不要与之抗争,最好的情况是能不在意身体出现的这些反应,该工作就继续工作,该运动就继续运动,该睡觉就继续保持匀速呼吸睡觉,该做什么就做什么。我自己在之后的这段时间发现这方法真的很有效,这也是助我慢慢走出神经症状的最主要的原因了,这方法可以说是在我心理至暗时刻的一道光,给了我希望。
慢慢走出深渊,心态重生
就这样我慢慢远离了神经症状。即使偶尔会有肾上腺素突然分泌的感觉,但心里一直想着该干嘛就干嘛,这种感受过一会就消失了。与此同时这也带来了心态上的重大转变,面对曾经高压的学业科研,健身计划,我真的不再过分看重结果,不再过分关心我能不能达到我的预期,不在过分关心我最后能进步多少。可以说我现在不再在乎这些了,我只想真正享受自己感兴趣的每一件事情,享受这段过程。这些事情的结果不会因为我的担心而变得更好或更糟,但如果我享受这段旅程,心态放松放平和,结果是水到渠成的,会在不经意间出现在你的面前。
过去这几年的自己都或多或少有些自闭,而走出深渊的我发现世界原本是这么美好多彩,这世界上原本就有很多的事情值得去探索,值得去享受的,不仅如此,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也可以很轻松愉快,尤其是带给别人开心快乐的同时自己也很快乐,大家都进步变好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好。曾经的我认为,要进步就一定要承受痛苦。但现在在我现在的认知里,这个过程并不需要被描绘得充满艰辛险阻,其实只要付出真正的“爱”就可以很快乐,进步是自然而然的。
焦虑的是你自己 而不是整个世界
焦虑的是你,而不是整个世界。现在的世界是美好的,是多元多彩的。焦虑的自己看世界时,会永远透过世界看到自己的映射,那倒影必定是单调乏味的。焦虑的人会陷在自己的世界里而失去了跟世界的交互。
焦虑的时候自己一直担心自己最终会有什么样的成绩,什么样的结果,但其实答案很明显,每个人肯定能在这世界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位置。但是这个过程取决于自己,是自己能控制的。我觉得人担心死亡的原因就在于人们还有很多未做的事情,还有很多未见的风景,还有那些回顾一生中留下的那些遗憾。与其沉溺于非要在这世界留下一些印记,不如放宽心态去享受这短暂的人生,享受当下,放下所谓的各种负面情绪,尤其是放下抱怨和仇恨,let it go。人生只有一次,所见即一生。以欣赏的心态与这个世界交互,一切都会好起来。
一些题外话:走出焦虑与破除伊邪那美是多么地相似
总能发觉火影中有许多对人生的映射,有许多对社会的缩影,比如我觉得宇智波一族不就指的是那些心理很敏感,敢爱敢恨,有多爱就有多恨,对爱恨的目标非常执着的人吗。其实这段日子发现走出焦虑与火影里面药师兜走出鼬的伊邪那美幻术这一剧情是多么地相似。破除伊邪那美魔咒需要认清自己是谁,需要真正接纳自己本来的样子,不忘初心,需要放下让自己迷失的仇恨,需要真正的自信和勇气。走出焦虑症状何尝又不是如此呢。
不管你现在有多么焦虑,有多么大的压力,那么在一切云见天日,烟消云散之后你就会有多么自信,有多么勇敢。
Enjoy Reading This Article?
以下为一些其他相关的博客: